北达孵化器、智达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的服务宗旨是整合各类科技资源,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型创业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开展创业培训、辅导、咨询,提供研发、试制、经营的场地和共享设施,以及政策、法律、财务、投融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推广和加速成长等方面的服务,以降低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长性,培养成功的科技企业和企业家。

联系方式

电话:022-26399295
地址:天津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永进道88号

市农委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 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03-06 15:28:40 编辑:admin

有农业的区农委,市农委系统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我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我委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2017年2月28日

(联系人:荔靖;联系电话:88290062)

(此件主动公开)


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促进我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按照中央和市农村工作会议的有关部署和安排,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我市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我市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亟需在质量和效益上实现较大提升。进一步发挥都市优势,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强化农产品保障能力,提升农业生态服务水平,拓展城乡居民美好生活空间,是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亟需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发挥我市农村资源特色,减少资源性消耗,聚集管理、技术、资本、人才等现代要素,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深度挖潜,发挥优势,壮大优势和绿色产业规模,优化农村从业人员结构,为农村经济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是持续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繁荣稳定的关键所在。

(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我市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源泉。我市农民增收面临新瓶颈,亟需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进一步夯实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促进农村一产向二三产业融合,延长增收链,使农民分享生产、加工、流通、休闲观光等全产业链收益,带动农民进入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是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

(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我市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的重要举措。我市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面临新机遇,亟需寻求新的发展载体和平台。进一步补齐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发展中的短板,充分发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纽带作用,促进市场要素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配套、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城市、城镇、乡村共同繁荣的重要保障。

二、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一产接二连三、二产强一活三,三产促一带二”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以产权确权、规模经营、产业化带动和网络销售“四个全覆盖”为统领,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推动要素跨界配置、主体跨界经营、业态跨界创新,完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保障体系,育主体,强载体,全力打造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和强村富民“三个升级版”,促使全市农村产业竞争能力、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全面增强,为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和率先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产业联动,创新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与加工业、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簇生新型产业形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

——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坚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协同推进,利用新模式、新业态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延伸,促进农业转型和城乡协调发展。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调结构、转方式,加快发展生态种养业、生态加工业、生态服务业,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农村现代产业体系。

——市场主导,开放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步推进引资和引智。

——富民为本,共享发展。把农民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途径,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让农民从产业链增值中获取更多利益,共同分享产业融合成果。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初步构建布局合理、业态丰富的产业体系,生态优先、基础完善的生产体系,主体强大、机制灵活的经营体系,政策有力、服务一流的保障体系;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同步推进,农村产业竞争力、优质农产品供给力和服务保障力全面增强;多业态并举、农村与城市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1.全产业链建设显著提升。种养业规模化规范化基本实现全覆盖;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以上;以品牌化引领的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高质量转型升级,全市规模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2.8: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初加工以上)达到95%以上;以信息化武装的现代物流体系基本形成,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大幅提升;形成一批特色加工、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专业村镇,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土特产品和乡村手工艺品牌。

2.多功能产业异彩纷呈。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发掘和保护一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打造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建成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具有历史、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村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旅游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长保持10%以上,游客人次达到3150万人次左右,消费规模达到125亿元以上。

3.乡村生态与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景观农业得到更广范围推广,推广率达到80%以上;规模农田景观化和休闲果园公园化比率达到50%以上;休闲旅游村镇实现道路、供电、供水、停车场、观景台、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全面提档升级。

4.城乡统筹发展成效显著。新型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日趋拓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比例明显上升,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率达到7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下降为1.7:1。

三、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做实“四个全覆盖”,筑牢产业融合发展基础。以农村产权确权“全覆盖”为统领,做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农业设施产权确权登记、农村宅基地确权颁证,积极稳妥推进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顺利推进创造条件。以农业种养殖规模化、规范化经营“全覆盖”为统领,鼓励高产农田生产区、果蔬生产聚集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基地提升标准化水平,发展多功能业态,打造产业融合田园综合体。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全覆盖”为统领,鼓励开展多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发展订单农业,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引导鼓励新型经营主体纳入产业化体系。以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品网上销售“全覆盖”为统领,培育新农人,建设创业创新平台,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土特产品、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等电子商务。

(二)创新融合方式,发展产业融合新型业态。推进循环融合,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科技园区为龙头,重点推广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农渔结合,积极推进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弃物处理资源化,发展海洋牧场,建设20个循环农业示范区。推进延伸融合,以肉食、奶制品、水产品、果蔬、粮油、调味品等主导产业和蜂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为重点,做强30家领军企业和100家龙头企业,带动产地加工、精深加工和主食加工延伸发展,完善冷链物流、产地批发、直供直销等商贸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收储加工、保鲜运输、品牌推广、市场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集聚融合,以特色产业基地、示范园区、旅游特色村镇为平台,聚集加工、科研、物流、人才等资源,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园一景”产业融合集群,扶持发展农业特色镇和特色村点,依托蓟州宅基地改革试点,创建一批农村产业、人文、居住和生产生活同步改善的亮点工程。推进跨界融合,以优势特色产业为基础,推动科技、信息、金融等现代商业模式融入农业与农村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景观农业、养生养老农业、教育农业以及众筹农业、定制农业等新型业态,建设30个跨界融合产业基地。

(三)强化精准培育,壮大产业融合经营主体。做强做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以收购兼并、参股入股、产学研合作、联农带农等多种形式延长产业链、发展新业态,以畜牧业和渔业为突破口,打造2-3家百亿元企业、3-5家企业成功上市。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到2020年,整合形成2000个左右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高的服务型合作社,引导发展10家区域型农产品销售联合社。壮大家庭农场,引导家庭农场对接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支持家庭农场开设农产品直销店,鼓励家庭农场发展订单式、定制化服务以及农业旅游等新业态,打造一批产业融合示范农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扶持种养殖大户,支持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大中专学生等人员创业创新。发展多元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引导各类行业协会参与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产业联盟。

(四)开展试点示范,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引擎重点实施“3412”工程,即利用3年时间,围绕延伸融合、集聚融合、循环融合、跨界融合4种融合方式,重点打造宝坻“稻海特色镇”、宁河“蘑法小镇”等10个农业特色镇和“牡丹王国”、“蜂蜜庄园”、“蓝莓空间”等20个特色村点。特色镇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突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环境示范,积极推进育繁推、种养加、农文旅深度融合,培育和打造主导产业突出、特色产业鲜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集高效产业、精致生产(生活)、尖端科技于一体的“高精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综合载体。特色村点以特色产业村、农业中小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体,突出产业提升、产品开发、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功能,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建成集知名产业、优等产品、特色文化于一体的“名优特”产业融合示范综合体。通过示范推广,以点成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以更广覆盖面和更强带动力,全面提升全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四、强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组织推动与管理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天津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作协调小组,由市农委牵头,协调市发改、财政、国土房管、规划、教委、旅游、商务、供销、食品集团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工作。各部门和单位依据各自职能,研究细化相关政策,明确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各区人民政府要切实把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纳入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产业融合集聚。

(二)强化资金投入。将现有支农资金向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倾斜,设立产业融合特色镇、特色村点转移支付专项资金,采取先建后补等方式,优先支持特色镇、特色村点范围内,能够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可折股量化到项目区普通农户或组织成员,使其参与全产业链价值链利益分配,具体办法由市农委会同市财政局制定。结合国家储备林计划,优先投入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农发基金、贷款贴息等方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产业融合领域。

(三)强化政策支持。落实税收政策,积极争取扩大农产品加工企业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初加工所得税优惠目录等。落实用地政策,各区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专门用于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等辅助设施建设;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允许在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等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落实金融政策。综合运用奖励、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信贷支持,积极推广产业链金融模式,稳妥有序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等。落实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以及初加工用电享受农业用电等其它政策。

(四)强化公共服务。建立健全涉农各区全覆盖,线上线下相促进,市、区、乡(镇)三级一体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实施“物联网+农业”、“电商网+农业”、“信息网+农业”“三网联动”工程,为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创新融合创造条件。鼓励发展政府支持的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鼓励开展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融资租赁业务,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风险保障水平;加强涉农信贷与保险合作,拓宽农业保险保单质押范围。大力培育以产业新业态为导向的农村实用人才,支持鼓励科研人员到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任职兼职,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参与分红等激励机制。

(五)强化宣传推广。大力宣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念、典型模式和典型经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重点推出具有天津特色的系列节庆活动、系列产品展会,扩大产业融合发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总结一批典型经验,凝练一批典型模式,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加大对管理部门、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相关人员的产业融合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营造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更多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北达科技企业孵化器 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 津ICP备20151225号

电话:022-26399295   地址:天津市北辰经济技术开发区永进道88号